历史 -- (3)德国简史

神圣罗马帝国

西中东法兰克王国,分别奠定了如今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的雏形

东法兰克王国在 919 年更名为德意志王国

962 年,奥托大帝在东法兰克的基础上进行扩张,建立神圣罗马帝国

位于欧洲东部的国家成为欧洲列强的跑马场

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过分强调意大利方向的扩张

直到霍亨陶芬王朝的佛里德里希一世时期,红胡子巴巴罗萨,神圣罗马帝国巅峰,但是忽略了德意志内部的中央集权。为了赢得诸侯支持向意大利扩展,提高了封建主的独立性,最终导致帝国名存实亡。

补充:
[从奥托一世开始,向教皇取得罗马皇帝的称号。直到在 1073 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不经皇帝同意登上教皇宝座。

引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不满,命教皇退位,教皇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废除其帝位,国内封建主趁机相应号召。]

奥托一世 -> 亨利四世 -> 红胡子巴巴罗萨

德意志王国四分五裂

13 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垮台后,德意志王权彻底衰弱

被教皇压迫,充当周围列强代理人自相残杀了两百多年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618 年三十年战争,德国失去大量领土,法国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整个德国四分五裂

德国人为了生存,把自己卖给外国人,成为雇佣兵,在德国的领域为列强而战

1806 年,在法国皇帝拿破仑的逼迫下,奥地利皇帝佛朗兹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席勒,歌德

率先走出这一步的是一个被视为蛮荒和弱小的东方小邦:普鲁士

普鲁士

普鲁士公国

普鲁士的国家核心是勃兰登堡和普鲁士

1618 年,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选帝侯继承了普鲁士的王位,这两个平行发展的邦国终于产生了交汇

(1417 年,德意志帝国正式把勃兰登堡和选侯爵位,赐予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一世,开始了霍亨索伦家族对勃兰登堡的统治)

1640 年,腓特烈。威廉 (大选帝侯) 继位成为选帝侯
面临经过三世年战争的断壁残垣,国内的贵族、容克、分离主义和国外的强权让新国王的声音衰弱
(1) 必须拥有一支独立且听命于自己的强悍常备军
(2) 利用帝国分裂,建立在本邦国内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并在帝国范围内扩大影响

建立君主专制,与国内容客们达成和解
容客们成为了大选帝侯统治的阶级基础,也称为霍亨索伦家族在德意志的重要力量
官僚集团和军官集团成为普鲁士君主国的两大支柱

普鲁士从波兰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普鲁士王国

在大选帝侯的儿子执政时期,普鲁士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获得了普鲁士王国的称谓,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除德意志王国和波西米亚王国之后的第三个王国

大选帝侯的孙子腓特烈・威廉一世 (士兵王) 吝啬粗暴,深知自己的力量来源于军队,为继承者留下一支强悍的军队

士兵王的儿子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大帝) 继位后发动对奥地利 (哈布斯堡强权) 的战争
普奥争霸的两强并立局面形成

七年战争:普鲁士 (加上英国远程撒币支援) vs 俄国、奥地利、法国,之后在向往普鲁士的俄国沙皇彼得三世 (彼得大帝的孙子) 登基之后 (心目中留着奶和蜜的土地) 扭转情势。

七年战争后,油尽灯枯的普鲁士和腓特烈大帝开始了國家重建

1799 年,拿破仑战争爆发,阻碍了德意志统一的步调
这场战争让德意志人意识到能阻挡并战争法兰西的不是普鲁士不是奥地利,而是德意志
1814 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奥地利首相梅特为首的外交家需要一个分裂的德国 (作为缓冲区)
19 世纪上半叶,被称为梅特涅的时代,德意志统一的脚步再度遭到遏制

李斯特提出关税同盟,在政治统一之前率先实现经济统一,加快恢复國家贸易和民族工业
同时,以普鲁士为中心的铁路网在德意志内建立

铁血宰相 - 俾斯麦

1888 年,德意志帝国的开国皇帝威廉一世离开人世
威廉一世 -> 腓特烈三世 -> 威廉二世

历史系列文章

历史 — (1)欧洲简史
历史 — (2)俄国简史
历史 — (3)德国简史
历史 — (4)威尼斯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